星辰下的艺术与教育之路 ——记美术学院老院长徐祥麟教授

发布者:美院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7-02浏览次数:1508


在历史的长河中,徐老他们这一代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为历史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非凡之处,不仅在于那段共同度过的下乡岁月,更在于这段经历对他们人生轨迹的深远影响,塑造了他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品格。他们或许在人群中并不显眼,平凡而普通,但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个体,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为教育的完善和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的贡献或许不易察觉,但正是这些细微之处,汇聚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人生际遇与国家发展相联系:经历即财富

初中毕业后,徐老踏入了盐厂,成为了一名烧盐工人。他的家庭背景与这个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这并非他命运的终点。1971,他和其他初、高中毕业生一同响应号召,踏上了上山下乡的征途从此,他的身份由一名工人变为了农民,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体验。在眉山地区的农村,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活挑战。与知识青年的深入交流、与农民的朴实对话、与乡村领导的智慧碰撞,都让他受益匪浅。这里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新奇与探索,他学会了独立生活的技巧,也领悟了人际交往的复杂与微妙。这段经历,就像是一所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教会了他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宝贵知识。从工人到农民,他经历了身份的蜕变和生活的洗礼三班倒的繁重工作、夜班的孤独与艰辛、重体力劳动的磨砺,都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工作的辛苦与付出而下乡的经历,更是让他学会了独立生活、与人相处的智慧。回顾这一段宝贵的经历,徐老说,它们如同人生的财富,一直陪伴着他,成为不断前行的动力。

幸运的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四人帮的覆灭,徐老迎来了返回城市、继续求学的机会。然而,那时的大学并非轻易可入,需要通过层层推荐和选拔。徐老凭借着在乡下的卓越表现和对知识的深情渴望,最终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美术专业,因为这是他内心深处的热爱与追求。从自贡师专的专科学习,再到西南师范学院的本科深造,整整六年沉浸在美术的海洋中。这段学习经历让徐老深入地领略了美术的精髓与魅力他学会了在画布上挥洒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也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同时,他也明白了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迪心灵、传承智慧。

传道授业与薪火相传:塑造人生价值

初入美术专业教育教学领域时,他像一颗初升的朝阳,带着无限的热情和憧憬,投入到了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海洋。徐老以为教育的全部就是向学生传授当时流行的技术和技巧,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有所依仗。然而,随着岁月的洗礼和教学实践的深入,他逐渐领悟到教育的深层含义和使命。他回想起孔子的名言“传道授业解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共鸣。徐老认为,“传道”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更多的是要传承智慧,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真谛和哲理;“授业”也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门技术或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如何独立思考,如何自主解决问题。自2000年起,徐老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更加深入地探索美术教育理论的奥秘。在担任美术系主任的日子里,他每天都被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所感染他意识到,大学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启迪和精神的升华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育,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同时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和进步。

    图:徐老带学生写生


徐老认为,学生要提高国画作品格调、增强思想性,需要从艺术思想上下功夫,从治心上去努力,深入了解中国画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学习中国画不单是一个技巧问题,更是一个学养问题,一个文化传承问题。他认为,中国画的精神内核就是儒家思想的“中和之美”,即“不激不励,风规自远”。中国画不仅仅是一种绘画形式,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哲思。他告诫我们说,学“画”和“养人”一体化是中国画最突出的特点,学画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他特别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中国画,领略其中蕴含的深邃哲理人生智慧修身之道在徐老的艺术教育观中,他不仅仅是传授绘画的技巧和方法,更是传递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哲学。他常带着学生写生,鼓励学生用心去感受自然、观察世界,从天人合一的视角审视生活的点滴他引导学生超越狭隘的视野,以更广阔的胸怀去拥抱世界,让他们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能够保持冷静与理性,从更高的层面寻求解决之道他怀着满腔的深情和热情,引导学生领略中国艺术的精髓。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育,为学生们铺设一条通往智慧与光明的道路。他相信,在这条道路上,学生们将不断追寻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他坚信,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人生旅程与艺术追求:艺术与教育的永恒之路

多年过去,许多学生依旧与徐老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的影响力在他们心中历久弥新。在弟子们的眼中,徐老师既是严师又是挚友,他们共同度过的时光铸就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尽管已经退休多年,徐老依旧对教育怀有满腔热情,他坚守在教育的岗位上,用智慧和热情继续照亮着研究生的前行之路。他教授中国画课程,不仅传授技艺,更在无形中引导他们提升学养,培养品德和素养。

徐老深信,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作为教师,他始终秉持着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不仅传授知识,更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言传身教,笔耕不辍。当谈及现在和未来的打算时,徐老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教育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坚信,只要心怀热爱,教育之路和艺术之途将永无止境。

徐老这一代教育工作者,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教育的赞歌。他们或许在人群中并不显眼,但他们对教育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却如同明灯一般,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永远指引着我们向前进发。


图 徐老近期作品

图  徐老接受笔者专访


作者:刘涛、王孟月